翁 盟
第69期
2010年8月19日
作者: 鄭少凡
講起登山經歷,林克孝眉飛色舞。
攝影: 丹尼爾
林克孝小檔案
1960年生於新竹。
1977年創立台北市立成功高中登山社。
1981年與其他四人首登玉山東峰北壁。
1990年獲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,回台擔任台証證券副總經理。
1996年獲選為中華民國十大傑出證券期貨人才。
1999年接手東隆五金重整案,創下國內第一件一年內公司重整成功紀錄。
2000年開始探勘宜蘭南澳山區古道。
2001年開創網路股市交易先河,讓台証交易店面登上雅虎網站。
2002年帶領台証跨足不良債權市場。
2003年接管百萬富翁理財俱樂部,成為台新金控財富管理事業群總經理。
2006年10月26日離開台証證券總經理職位。
2007年成為台新金控總經理。
|
1996年,喜馬拉雅山發生了史上最大的山難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雪襲擊
了剛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,造成了8名登山客死亡。來自台灣的登山高手高銘
和是當時的少數存活者之一,但那場山難使他動了15次手術,挖掉整個鼻子
切下十根手指頭、十根腳趾頭、二個腳後跟。
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敘述這場驚心動魄的往事時,不免感嘆,當時要
是沒出國留學,這個悲壯事件可能也有他的分。因為從高中開始,林克孝
和高銘和就是要好的登山夥伴;林克孝大四時創下玉山東峰北壁的攀岩
紀錄,也是和高銘和一起締造的。
青出於藍:老爸引領登山嗜好
林克孝喜好登山其來有自,因為他有一個愛登山的老爸。
林克孝的父親是台灣日光燈前董事長林文仁。林文仁就讀台大電機系時,他的
國小同學、台証證券前董事長黃克修恰好又與他同班。黃克修有一天帶著林文仁
沿小徑攀爬陽明山,從此,林文仁就愛上登山。1954年,玉山開放攀登的第二年
,才大三的林文仁迫不及待地前往攀爬,成為台灣早期攻頂玉山的先驅。
後來林文仁成家立業,在台灣日光燈一路從基層技術員幹到董事長
登山依然一路伴隨他,自然而然也變成全家的嗜好。在林克孝中學時
全家就加入中華健行登山會。
「青出於藍!不僅登山,還進階到攀岩。」父親如此形容孩子對登山的熱愛。
林克孝對攀岩的熱愛啟蒙於幾位台灣早期攀岩高手。就讀台北成功高中時
林克孝和幾位學長一起創立了登山社。當時登山社的指導老師就是台灣早
期的雪地攀岩專家鄭明宏。透過他,林克孝也相識了高銘和。台灣最早一支
登聖母峰的隊伍,就是由高銘和領軍。在這些爬岩的高手帶領下,林克孝
自然也身經百戰。
締造紀錄:首登玉山東峰北壁
林克孝回憶當年甫進台大時,台大登山社在南湖大山剛巧發生山難意外
事件,造成兩名學生死亡。因此台大登山社報名人數,從本來的八百多
人驟降到一百五十多人。但這不減林克孝的登山狂熱。
林克孝大學時代的「顛峰」登山經驗,就是完成玉山東峰北壁首攀的創舉
林克孝笑著說,征服玉山東峰北壁的第一隊,「就是高銘和弄的!」
玉山東峰北壁落差350公尺,在當時是塊從未有人膽敢涉足的蠻荒岩壁。林克
孝回憶起高銘和當時拿著一張放大的東峰北壁照片,一攤開在桌子上,自己
隨即暗自驚嘆:「哇!怎麼會有人想從這裡爬上去!」
他們在照片上仔細地量距離、算繩距,小心翼翼地準備著攀爬的每一步。1981
年1月1號,他們決定展開第一次嘗試。然而,天公不作美,大風、大雪
大霧,氣候惡劣到能見度大概只有眼前幾公尺,根本無法望見遠處的山壁。
就這樣一路悶頭跋涉後,隊伍經過一個低窪的雪溝。剛從雪溝爬出來
剎時間,映入眼簾的就是高聳入天的峭壁!
在大風雪中突然看見這龐然大物的震撼,林克孝回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
一時間不知用甚麼字眼形容當時的驚嚇:「我看清楚岩壁的一剎那
驚覺這巨人遠遠超過我的想像。我心裡已經被擊倒了,完全失去了鬥志!!
很難描述這種感覺!!」
雖然如此,林克孝依然按原定計畫開始往上企圖征服這眼前的「巨人」
爬了三十幾公尺後,他完全沒力氣持續下去。卡在高空中四小時後
經由隊友的幫助,才慢慢藉著繩索降到雪地上。
一踏上地面,林克孝癱坐在雪堆中,腦袋一片空白。他用一句話形容
當時的窘境:「體力耗盡!」
一行人狼狽地下山。林克孝笑著說:「那時候我們才知道離喜馬拉雅山多遠!」
失敗為成功之母。第二次挑戰是那年的10月10日,除了加強先前的不足外,這一次攀爬天候良好,林克孝雀躍地說:「這是很重要的一點!」
因為風和日麗,能見度極佳,朝東峰前進時,遠遠就可看到北壁。這次視線
沒被風雪遮擋,有了視覺上的心理準備,這高聳的岩壁巨人就顯得沒那麼
可怕。「從八通關上去後就看到那片壁在那裡,由小小的慢慢放大,抬頭
一直看著它,心裡沒有上次那種十公尺前才看到它的震撼!」
在充分的心理準備下,林克孝終於完成了攀爬玉山東峰北壁「台灣首例」
的壯舉。
印證孫子兵法:多算勝,少算不勝
不止玉山東峰的兩次挑戰經驗,包括後來的登山經驗也是如此,林克孝
不喜歡走開道好的路,他喜歡自己開發登山路線。而能否攀爬成功,他認
為心理因素很重要:「我都得從地圖等高線中判斷地形,有些到了那邊後
發現地形跟自己想像的完全一樣,那就已經贏了一半了;有些去到那邊
發現森林比自己想像的還茂密,突然發現樣子跟你揣摩的不一樣,心裡就開始怕。」
這些經驗不僅磨練出林克孝的山林求生能力,還讓他領悟商場上致勝的關鍵。
坐在台新金控大樓辦公室的沙發上,林克孝收回談論山林冒險時的高昂
緩慢沉穩地說:「在我們金融界講,最大的風險就是unknown(未知)
如果你已經計算了風險,心中就不怕。有些東西是未知的風險,看到的
時候跟你揣摩的不一樣,unknown的陰影就比較大一些。就像孫子兵
法講的,『多算勝,少算不勝。』所以事情都得準備好,不代表一定贏
但就是你要揣摩更多種解決辦法,想像力要豐富一點。」
因此,林克孝很早就養成小心計算的習慣,就像攀爬玉山東峰北壁一樣,跨出的每一步都是經過先前多次的揣摩、想像。成功絕非偶然。
山中危機經驗談:鍛鍊抗壓力
林克孝大概是國內金控總座中,唯一擁有登山嚮導證的。「自己當領隊後
發現沒有人幫你解決問題,得自己解決的時候,你的本能會比較強一點。」
當領隊必須面對的就是帶隊的壓力。林克孝說自己是個很小心謹慎的人
登山都會做好萬全的準備:「爬山最厲害的絕對不是會去爬,而是能回來
甚至在心理強度上,會撤退的才是最厲害的。」
的確,越位居高位,所做的決定影響力就越大。而登山,加強了
林克孝的抗壓力。
一位與林克孝親近的台新員工談到,登山時鍛鍊出的心理韌性,伴隨著
林克孝度過一個又一個經營難關,像是金融海嘯時金融業的裁員風波
出售台証證券等重大決定。「公司有些經營的重大方向改變,這些決定對
他來講很痛苦,但是在山林裡經歷很多生死關頭,不管是遇到野獸,或是
在一片荒蕪裡、生命很脆弱的時候,深刻體驗到人的本性、本能,回過頭
來他就會覺得,在商場上的爭掠就不算甚麼。」
那麼,林克孝自己是否也認為,登山的經歷影響了自己在商場上的表現?被
問到這問題時,林克孝面帶恬靜的微笑,不慍不亢地回答:「不是在生死交
關這方面豁達,但是在山裡訓練出來的生存能力,使我比較豁達。」
同時,深入瞭解原住民文化、山野生活方式後,大開眼界之餘,林克孝對
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也有著不同的體悟:「我後來發現,在山裡面碰到的這
些獵人朋友、小角落的人,很多人都可以過得很快樂。誰說你一定要穿西
裝、打領帶坐在這裡才能過你要的日子?所以你不會怕失去你外在的所有。」
絕妙體悟:壓力越大,伸出的手會越多
講到此,林克孝露出一抹神祕又靦腆的微笑,小聲地透露他對壓力的另
一層體悟:「所謂壓力大,就是因為一件事情影響的人很多,隨之而來的
壓力自然就大;反之,若一件事情影響的層面小,壓力就隨之而小。」
林克孝微微一頓,露出了捉狎的赤子神情進一步解釋:「那麼,既然壓力
大是因為受影響的人多,自然而然幫手就會多。你認為事情很大,想到要
獨立面對,壓力就特別大。可是換個角度想,因為影響的人多,幫手一
定也很多。事情真的要下來的時候,哇!多少手都會在下面扶著。等到你
發現手那麼多,你就不會擔心。」
他豁然開朗地繼續陳述:「我經歷過很多具體例子,好像到最後都有
貴人出現,幾次以後就發現,貴人不是剛好出現,而是有原因的。」
林克孝以2008年的金融海嘯為例:隨著雷曼兄弟倒閉、AIG搖搖欲墜,大眾
對台灣金融機構的穩定產生了重大信心危機。但是,林克孝認為台灣的金融
危機是自己創造出來的。因為據金管會的統計,台灣金融業受到雷曼兄弟股
、債及衍生性金融商品影響的規模約是400億,比台新金控一家因雙卡風暴打
銷的呆帳800億還要少,顯示台灣金融業因為國際化程度不深,受害程度也
相對輕微。
不過,「雷曼兄弟、AIG都不行了,你們台灣的銀行怎麼不會倒?」類似的
質疑如潮水湧漲,令台灣金融機構難以招架。
當時行政院長劉兆玄即時信心喊話,表明所有國內銀行的存款戶都將由政
府來保證存款安全,同時要求銀行的資本適足率達到標準,使得台灣安然
度過金融海嘯的危機。林克孝說:「這不是一、兩個人就可以度過去的
到最後是國家的政策。當時這真的是很對、很對的政策,不費一分一毫
兵不血刃,就把台灣的金融危機解決。」
輕鬆駕馭文字,馳騁商場
能文能武的林克孝,除了豐富的登山資歷外,筆耕能力同屬一流。曾擔任
台大現代詩社社長的林克孝,從小就展露駕馭文字的能力,就讀小學
國中、高中時,一有作文比賽,老師一定找他參加。
雖然並沒有特別把經營文字作為生涯發展規劃中的重點,只是「把語言當
作一種很好的表達工具」,但隨著年歲增長,閱歷日見豐富,林克孝慢慢
體會到語言表達能力確實非常重要,「語言掌握好,在人生上的advantage
(好處)遠遠大於作文比賽的得獎。一個表達能力好的人,在需要的時候
確實把它表達出來,那你可以掌握很多opportunities(機會)。」
林克孝的同窗好友台大財金系教授沈中華談到,林克孝有把專業知識用生動
故事表達的卓越能力。他還記得林克孝受邀對學生做金融海嘯演講時,可以
把複雜的金融問題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傳達給學生,讓他印象深刻。
目前林克孝也在台大財金系兼課,教授總體經濟的課程。他常鼓勵學生
上台報告,訓練自己文字與口語的表達能力。「我現在都對學生說,成績
你們不要5分、6分在那邊要,真的不要計較這些,而是要把presentation
(報告)的技巧真正地學好,才會受益良多。」
林克孝可不是說說而已,具有深刻的人文思想的新書《找路》,就是他駕馭
文字游刃有餘的明證。想來,這也是林克孝在專業金融領域得以「馳騁揮灑」
的利器。
5.開豐田的林大哥愛喝啤酒博感情
2011/08/12
【聯合報╱記者王燕華、廖雅欣/宜蘭縣報導】
在南澳鄉原住民住眼中,林克孝絕不是大老闆,老一輩原住民更當他是麻吉、好朋友;年輕一輩的敬重他是熱心助人的「林大哥」,老少都稱讚他:「真的是個很好、很好的人!」
林克孝五年前為尋訪「沙韻之路」(原住民譯音),他經常開車到南澳,和原住民喝啤酒、聊天博感情,在南澳交了不少朋友。
很多人好奇林克孝為何痴迷「沙韻的故事」?林克孝曾對宜蘭縣史館館長廖英杰說,小時候曾聽父親講過這個故事,也聽過「月光小夜曲」這首歌,成年後的他,對這個故事滿懷憧憬。
在原住民眼中,林克孝和一般人沒兩樣,來南澳時,他穿著輕便,開著豐田休旅車,不是大老闆的雙B車,和南澳年輕人一起在水池邊烤肉、喝啤酒。林克孝曾說過「我最愛的休閒,就是到南澳來」。
林克孝和南澳的年輕人感情好,也有年輕人到台北找他,他還會幫忙找工作,是大家眼中最好的「林大哥」。
宜蘭縣史館館長廖英杰說,林克孝很親和,十分低調,從不刻意強調自己的身分,即使出了「找路」這本書,也沒聽林克孝說過,「我還是到書店,才發現他居然出書了!」
「他真的很愛南澳!」曾參與南澳傳統領域調查的賴月珍說,陪同林克孝上山的韋文豪和曹光輝,都是南澳當地的資源老師,他們在山上和林克孝相識,對泰雅歷史著迷,才會一起去探訪泰雅的歷史原貌。
【2011/08/12 聯合報】
顧罹癌女友臨終林多年後才成家
2011/08/12
【聯合報╱記者薛翔之/台北報導】
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個性溫文儒雅,為人有情有義。他過去曾有一名交往多年、訂有婚約的未婚妻(有一說兩人已婚),後來女友不幸罹患癌症,林克孝不離不棄的照顧,直到她臨終。他的妻子原本是公司的秘書,兩人結縭才四年多,他的女兒年僅四歲,兒子兩歲。
林克孝的友人透露,他的太太是以前公司的秘書,兩人日久生情,太太為了他願意一起登山,令林克孝相當感動,兩人四年多前結婚。
林克孝身為金控公司總經理,日理萬機,偶爾還要到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講課;不過只要一有時間,不是登山就是陪小孩。
林克孝平日對妻兒很保護,連家中電話也少有媒體知悉。他的書中自嘲說,他常常披荊斬棘(登山),全身弄得髒兮兮的,竟然可「騙」到長得還不錯的老婆;而且,結婚以後,連生了兩個小孩,他自己猜測,泰雅族朋友經常送他的虎頭蜂酒,應列為很大的「嫌疑犯」。
去年上海舉辦世博會,台新金控是贊助商,林克孝因公務前往上海,當時適逢大女兒生日,林克孝中午與人用餐後,帶著上海知名糕點店的蛋糕隨即匆匆忙忙搭機返台,等到慶生完,才再前往上海,是個顧家、愛家的好爸爸。
他的家族曾經營台灣日光燈公司,以生產日光燈和冷氣機為主,原董事長是林克孝父親林文仁。十八年前,林文仁退休,市場派得勢入主,經營權多次轉手,幾年前無預警關廠。
林文仁退休後,和太太林楊錦梅轉而籌備亞洲唯一的袖珍博物館(位於台北市建國北路),目前館內收藏,是林文仁夫婦在走訪全球各地、積年累月的玩偶或模型等。
林克孝曾擔任袖珍博物館董事長,不過他擔任台新金控總經理後公務繁忙,目前僅出任董事;現任董事長是林克孝妹妹林克貞。
他一直想寫書,將登山的心得感想記錄下來,但是,平常卻很難求得一點點的空閒,因此,他生平第一次寫書,絕大多數的內容是利用兩年前農曆新年短暫的假期進行,並在去(二○一○)年出版。
在處女作「找路」問世以後,林克孝還想要出第二本書。外傳這次的南澳行,也是出書的材料之一。
【2011/08/12 聯合報】
林克孝愛爬中級山升格為獵人
2011/08/11
【記者洪凱音】
台新金總經理林克孝,有個特殊嗜好,他喜歡登山,不同於一般人,他登的是海拔1,000到1,500公尺的中級山,而且通常人煙罕至。上個月他利用三天連續假期,到南澳山區登山,偕同原住民友人進山林裡「打獵」,登山者的身分升格為「獵人」。
林克孝早在台大唸書時就是登山社的社長,累積近30年的登山經驗,並與原住民朋友建立起深厚友誼。林克孝喜歡帶著一把刀,在雜草中披荊斬棘,開出一條行走的道路。
林克孝說以前在夜裡獨自行走,心裡難免害怕,4月間他跟著原住民朋友,學習以「獵人」的角度在夜間行進,他戴著頭燈,只要看到動物在黑暗中眼睛反光,就能分辨牠是飛鼠、貓頭鷹還是山羌。此時聽到哪有聲音反而很興奮地朝那裡走去,「大有從『獵物』成為『獵人』的快感呢!」
【2008-05-18/經濟日報】
林克孝 2006年告別單身歲月
|
2011/08/11
|
【記者洪凱音】
即將出任台新金控總經理的林克孝,給人斯文有禮的印象,個性低調的他,其實剛告別金融圈值錢「黃金單身漢」的身分。
去年12月30日,林克孝與女友悄悄結婚,不要說與他熟識的朋友不知道結婚的訊息,就連他的老闆—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也不曉得。這個大喜的消息曝光,還是吳東亮在去年12月31日要開會,找林克孝列席,這讓原本訂在12月31日結婚的林克孝取消已請好的假,把婚期提前一天,改在12月30日完成終身大事。此消息事後才傳開來。
這可讓林克孝被老婆埋怨了一陣子。因為本來兩人計劃在高山上完婚,還可以一起跨年。
為什麼這麼低調?林克孝說,因為兩人結婚地點是在高山上,怕一般賓客很難爬上山,就沒通知啦。到底有多少人參加他的婚禮?林克孝也不說,只表示「符合完成婚姻儀式的基本要件」。
提到林克孝的感情世界,只有與他超過10年以上交情的好友或資深記者,才知道他有深情、動容的一段過去。
林克孝大學時代與同班同學相戀,畢業後相偕出國留學、結婚。誰知道上天作弄人,太太不幸得了癌症,林克孝不離不棄地照顧妻子,直到送走她,林克孝心情糟到極點。之後林克孝一直保持單身,期間也不乏有人作媒。
喜好以爬山紓壓的林克孝,可說是能文能武,大學時代曾擔任台大登山社社長,冰攀南湖大山、爬岩、走百岳等都難不倒他,甚至登過玉山五次,還是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去攀登。現在林克孝身邊多了個伴,投入「沙韻」古道探險,常能看到兩人新婚燕爾的親密身影。
【2007-03-09/經濟日報】
|
6. 林克孝 金控總經理的獵人原鄉
2007-09 天下雜誌 381期作者:呂馨玲
圖片來源:天下雜誌
與泰雅族獵人的一段奇遇,讓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行過國內外的山川百岳之後,在南澳山裡找到了心靈的依歸。
初秋的早晨,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準備到南澳山裡,探訪久未見面的老朋友。
同時間,林克孝在台灣另一邊的泰雅族朋友,正在從蘇澳、花蓮等地趕回南澳武塔村,或和他分享傳統領域地圖製作的成果,或只為陪他走一段山路,聊聊彼此的近況:「林大哥」的家快要裝修好了、強哥家的山豬生了六隻小豬、山坡地上又多了幾戶種薑人家……。
7. 從一首歌開始的旅程
林克孝自己也沒想過,有一天可以進入原住民的生活,和他們成為好朋友。從中學時代就熱愛登山的林克孝,對於原住民在山中來去自如、以山為家的能力,心中一直有股嚮往和崇拜。雖然常在爬山途中遇到原住民,卻從來沒有與之深交。直到二○○○年,他決定探索被人所遺忘的一個泰雅族歷史故事──莎韻之鐘,而漸漸地成為這個部落、這個山的一份子。
然而,這一切的開始,只是《台灣探險隊》書中的一個補充說明方塊:原來林克孝從小就很喜歡的「月光小夜曲」是改編��